牵牛子

牵牛子

【性味归经】

苦,寒。有毒。归肺、肾、大肠经。

【功效】

泻下,逐水,去积,杀虫。

【主治】

用于水肿,臌胀。牵牛子苦寒,其性降泄,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,其逐水作用虽较甘遂、京大戟稍缓,但仍属有毒峻下之品,以正气未衰水湿实证为宜。始水肿膨胀,二便不利者,可单用研末服;或与茴香为末,姜汁调服;证情较重者,可与甘遂、京大戟等同用,如舟车丸。
用于痰饮喘咳。本品又能泻肺气,逐痰饮。治肺气壅滞,痰饮喘咳,面目浮肿者,常与葶苈子、杏仁、橘皮等同用,如牵牛子散。
用于肠胃实热积滞,大便秘结。牵牛子有泻下、通便、去积作用。治肠胃湿热积滞,便秘腹胀,或痢疾里急后重者,可与木香、槟榔、枳实同用;治大便秘结,可配桃仁,炼蜜为丸服。
用于虫积腹痛。本品能去积杀虫,并可借其泻下通便作用以排除虫体。治蛔虫、绦虫及虫积腹痛者,可与槟榔、使君子同用,研末送服,以增强去积杀虫之功。

【文献别录】

《别录》 : “主下气,疗脚满水肿,除风毒,利小便。”
《本草纲目》: “牵牛治水气在肺,喘满肿胀,下焦郁遏,腰背胀肿,及大肠风秘,气秘,卓有殊功。但病在血份及脾胃虚弱而痞满者,则不取快一时及常服,伤元气也。”
《本草正》 : “牵牛,古方多为散丸,若用救急,亦可佐群药煎服,然大泄元气,凡虚弱之人须忌之。”
【用法用量】

煎服,3~9g。入丸散服,每次1.5~3g。本品炒用药性减缓。

【注意禁忌】

孕妇忌用,不宜与巴豆同用。

【现代药理】

本品含牵牛子甙、牵牛子酸甲、没食子酸及生物碱麦角醇、裸麦角碱,喷尼棒麦角碱、异喷尼棒麦角碱、野麦碱。

牵牛子甙在肠内遇胆汁及肠液分解出牵牛子素,刺激肠道,增进蠕动,导致强烈的泻下;其黑丑、白丑泻下作用无区别。

对人体有毒性,大量使用除直接引起呕吐、腹痛、腹泻及粘液血便外,还可刺激肾脏,引起血尿,严重者可损及神经系统,发生语言障碍、昏迷等。

您可能也會喜歡…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